周边游线——人文民俗之旅

[2017-10-12]

方志敏纪念馆


方志敏纪念馆位于县城北部,占地六万平方米,馆内陈列着方志敏烈士及其他著名英烈的生平事迹和部分烈士遗像和革命文物,主要领导者。

1978年9月落成,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馆内陈设布局合理,内容丰富,有四个陈列室和一个展厅,分别陈列介绍方志敏烈士参加江西地方党团组织创建、领导江西农民运动闹革命、创建闽浙赣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狱中斗争的事迹。是江西省级重点烈士纪念馆建筑保护单位。馆内陈设布局合理,内容丰富,有四个陈列室和一个展厅,分别陈列介绍方志敏烈士参加江西地方党团组织创建、领导江西农民运动闹革命、创建闽浙赣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狱中斗争的事迹。


叠山书院


叠山书院位于江西弋阳县城东、滨临信江,占地近7000平方米,原是南宋学者谢枋得早年读书学习的地方。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南宋为元所亡时,全家殉难。元仁宗延佑五年(1318年),当地民众不顾官府的阻挠,建成这座书院,以纪念榭枋得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后毁于火,后重建。

书院入门第一殿为文昌殿,清咸丰元年(1851),由县城文庙迁到书院,原为供奉魁星像和孔子及弟子的木制位牌,现为“祭孔厅”,里面设有孔子等先哲画像,是祭祀先贤的场所。文昌殿左侧为藏经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书院收藏书籍的地方。穿过青石砌成的圆洞门,有一座庭园,园内奇花异草,环境优雅,草地上陈列着宋代理学家朱熹在碧落洞天书院亲手题写的“碧落洞天”石刻。明伦堂始建于元代皇庆二年(1313),是叠山书院最早的建筑之一,是言明政教、道德、人文伦理的地方,是讲学、祭祀、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明伦堂一共有两进,一进为谢叠山生平事迹资料陈列室;二进是弋阳县文化教育史陈列室。从明伦堂的侧门走出,是山长室,山长室极具元朝建筑风格,是书院现存各单体中保存最久的建筑物,原为书院负责人“山长”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现为叠山书院维修资料陈列室。回廊左侧壁上的碑文的内容主要以谢叠山先生的诗文为主,都是国内外书法名家的大手笔,组成了叠山书院的一道书法艺术长廊。沿着长廊,走进桂花园。它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由三幢平房组成“凹”字形院落,因院内植有古桂而得名,是供学生食宿的地方。当年方志敏、邵式平在此求学就住在这里,现为“弋阳腔资料陈列室”。叠山书院惟一有楼层的建筑是望江楼,共两层。明天启二年(1622),由弋阳知县孙森筹款所建。当年方志敏、邵式平就在此楼成立了江西第一个革命团体组织“九区青年社”,并建立了赣东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望江楼是叠山书院观景最佳的地方,它古朴雄伟,站在望江楼。极目远眺,但见信江长桥横跨,城南的房舍和袅袅炊烟、“弋江十二景”尽收眼底。


文星塔


站在弋阳县城,向西南方向的对岸望去,紧傍碧波荡漾的信江南岸,可以望见一座八角形七层高的塔巍然屹立于红石山上,塔影水光,俨如图画,这便是文星塔。又因塔顶嵌有一硕大的宝珠,为镇塔之物,民间又称其为“珠子塔”。

文星塔建于明代灭启年间(1621—1627),塔基高1.45米,夹墙中设砖石磴道.可盘旋而达塔顶。塔旁曾建有文星塔寺,寺僧在塔上点燃佛灯,信江中来往船只都奉之为航行灯塔。塔内古人题咏甚多,其中云:“中天跌宕敞擎峰,孤塔横江气自雄。磴石层依人力转,佛灯深泛白云笼。川原径路晨光出。城郭烟花夕照烘。静里恍闻天乐近,疑从鹤梦过辽东。”

“文革”期间文星塔被毁,只留下塔的基座。现在的文星塔是弋阳县于2001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


古戏台


弋阳古戏台,为弋阳腔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戏台,便有艺人的生存空间,便有艺术的交流和艺术的提高,便有众多酷爱戏曲的观众。

弋阳古戏台俨然一座座历史丰碑,推动了弋阳腔的发展,而弋阳腔,又使弋阳古戏台流金溢彩,满台生辉。一代又一代的弋阳腔戏剧艺术家们,奔走在弋阳的乡间戏台,唱尽了人间悲欢离合。极具感染力的剧情,带有浓浓乡音的声韵,不断冲击着观众的心扉,为弋阳古戏台平添了绚丽色彩。




Copyright 2015 上饶市龟峰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赣ICP备18012406号-1 技术支持:南昌市百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